标题: 备考雅思口语到底要不要写文稿? [打印本页] 作者: 黄河滚滚 时间: 2020-7-23 20:59 标题: 备考雅思口语到底要不要写文稿? 雅思口语考试,一直以来都是烤鸭们的心头之痛。
因为口语单项不达标而开启“无限屠鸭”模式的小烤鸭们,真的是费钱又费心。
小烤鸭们在口语备考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
备考雅思口语到底要不要写文稿?
下面北京新东方雅思老师刘老师将与大家分享下“为什么答案全背过,口语却翻车?”
客观来说,写文稿的必要性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水平
流利度不过关的同学,很难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支离破碎的语言只有通过文字的整理才能变得通畅和易于理解,口语水平在6分以下的考生还是有必要写文稿来理清自己思路的,这样也更易于口头练习和流利度的提升。
2. 词汇语法的瓶颈期
部分烤鸭的口语已经突破了流利度的难关,但是苦于说出来的表达都太common,碎片式背单词又很难形成完整记忆,只有在语境下的整合才能将自己的表达提升档次。
这时,文稿就可以帮助你有针对性地提升词汇和语法的多样性,跳出以往表达中的“安全区”,对口语的练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口语分数的提升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 备考时间的长短
备考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考生,可以通过整理素材提升自己练习的动力,也避免对核心表达的遗忘。
口语文稿要写多少?
烤鸭们可以根据上面三个角度来判定自己是否需要写口语文稿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口语文稿到底怎么写?要写多少?
很多小烤鸭在经过一次次口语考试失败的惨痛经历后,又常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所有的预测话题写成大篇大篇的文字稿。
这种方法看起来好像十分稳妥全面,然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我们要知道,雅思考试是一类测试语言运用能力的考试。写文稿的目的是为了理清思路,而不是禁锢大脑的思维。因此文稿数量不宜太多,否则会限制我们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产生依赖心理。
备考雅思口语到底能不能背答案?
文稿写好了,是不是就该逐一拿着稿子背下来呢?
千!万!不!要!
“备考”的过程并不是“背稿”!
其实出现“背”这个字,本身就已经违背雅思口语考试的初衷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习得离不开语境,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思考,否则学出来的语言就如同一潭死水,无法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更遑论同考官面对面地对话、通过背稿来获得高分。
同时,缺乏思考的机械式背诵还会导致背得快、忘得快!这样一来,在考场上很快就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和软肋,而这必将导致考试的失败!
只有在语境中练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精髓、感受语言的魅力;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整理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思路;也只有这样,语言输出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考试中自然、流畅地表达。因此,在准备素材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或机械背诵模板!
我们该如何正确备考雅思口语?
说了这么多,既不能写太多稿子也不能全篇背诵,那还能怎么备考口语?
其实,雅思口语备考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利用雅思题库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适当整理话题、整合思路、 集中准备适合我们个人特点的核心加分表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高效并轻松地提高个人口头表达能力,在考场上做到灵活运用,万无一失!
其中,高效地整合话题可以减少我们写文稿的工作量,增加口头练习的机会,让我们的表达思路清晰、顺畅流利、事半功倍!
以最近的雅思考题为例:
Describe a park or garden
Describe a place where you are able to relax
Describe a time you went to a place crowded with people
Describe a new public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visit (visited)
Describe a place you remember well that is full of colors
Describe a trip you took by public transport
Describe a journey you went on by car
Describe a leisure activity you do with your family
Describe a special day that made you happy
Describe a change you would like to see that could improve your local area
其中有很多看似是地点类和事件类的话题,取材广泛。但事实上,我们可以找出这些话题的核心共性——户外、旅行、自然界、 放松,进而选择最核心的一个话题进行细致储备。
corpus(语料库)的重点包括景色、活动、天气、季节以及感受的多元化表达,这样备考,在进入考场后遇到类似的话题时,我们的“临场发挥”也可以有的放矢,而不会惊恐地陷入“准备过”和“没准备过”的怪圈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