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驶向何方?
——作者莫非对《悄然飘落》的自我解读
莫非
莫非创作的长篇小说《悄然飘落》即使自费也未能在国内出版,最终由美国一家著名出版社出版,在北美地区发行。因为出的是中文版,受众面窄,加之没有做任何推介,未能引起读者广泛的关注。为此,作为作者有必要对该书做一番粗略解读,以期引起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读《悄然飘落》应该从小说的第7章主人翁郑章“写”的《东梁行》游记开始。
上过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没读过李白的这首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所描写的图景就在作者我居住的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天门山就是隔长江对峙的东梁山和西梁山统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骑着自行车游览了其中的东梁山,归来后写了一篇散文,题为《东梁行》。这篇散文收集在安徽文艺出版社的一本散文集里。我在游记的结尾问了一句话:如果说东梁山像一艘船,它将驶向何方?
寓意是很明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党政机构和各行各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国这艘巨轮将驶向何方,是无数中国人脑海里盘旋的问题。东梁山外形似一条船,所以我在《东梁行》这篇文章结尾,很自然地发出了上面的问。
《悄然飘落》起笔于2015年8月,成稿于2016年5月。这个时期,和我写《东梁行》时隔将近20年,中国这艘船是不是已经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我在写《悄然飘落》时,思考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政=治层面:明眼人都看得出,中国现行体=制的弊端显现得越来越明显,和八十年代相比,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当时的一个伟人所倡导的政=治=体=制改革,非但没有实现,反而有了某种程度的倒退,主要体现在贪=污=腐=败、两=级=分=化、阶=层=对=立越来越严重。政=治=体=制要不要改革,朝哪个方向改革,可以说这个问题至今无解。
二是经济层面:改开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造就了三十年的经济奇迹,但是,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经济改革也走入了停滞状态和两难境地。一方呼吁继续发展民营经济,走市场化道路,一方却是在不断地强化国有经济,迈向国家=资=本=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权=贵=阶=层构成的权=贵=资=本=主=义也得到了进一步固化。所以,经济层面是走市场化道路,还是向威权经济(不敢说“垄断经济”)方向发展,这个问题也至今无解。
所以,我在二十年前的那篇散文里发出“船驶向何方”之问,没有过时。
所以,我在写《悄然飘落》时,把那篇散文植入其中。
小说的主人翁郑章,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登场的。
郑章大学毕业后干的是市郊矿山中学教师,市报招考记者,他凭着才气考进了报社,做了一名地区小报记者。如果他没有步入官场,也许他的生活将是很平静的。当他引进日本籍的堂哥来家乡投资大项目、市长为了对他表示感谢提升他为报社副总编,他的生活改变了,心理失衡了。他的人格很快步入分裂状态,进而发展到撕裂状态,是正与邪、善与恶、灵与肉之间的撕裂。
小说通篇都在展现郑章地位改变前后,其生活、心理、乃至命运改变的历程。
郑章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强大的、不可动摇的体制,他想凭借他脆弱的、摇摆不定的良知和正义感,挑战体制,结局只能是悲剧。
在中国,如果你不能顺应这个体制,即使你有了地位(如郑章那样升了官),拥有了财富(如郑章那样获得意外之财),你最终也不能被体制所容纳。
小说多次写到郑章一本没有读完的书——昆德拉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这样的体制下,许多人活得没有尊严,没有安全感,个体生命真的是具有不可承受之轻。
《悄然飘落》从历史、现实和个体命运多角度地揭示了中国当今社会的现状,以及底层人的生存状态。
小说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都写到了知了,也即蝉。蝉在古人眼里居高饮露,象征高洁。儿时的郑章却捕捉蝉当玩物,玩得蝉叫不出声了,就随手扔进河里。从农村走出来的郑章,一直保持着他的淳朴和善良,当地位发生变化之后,他的淳朴和善良遇到了挑战。其中作为记者,他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体制不允许他有发声的自由。这就在内心产生了矛盾和分裂。矛盾和分裂不可调和,他又不甘屈从,他的命运就如他儿时所玩的蝉,最终被体制抛弃。
作为健硕的男人,他的体内和内心隐藏着动物性,地位没有改变之前这种动物性被妻子的爱融化了,当地位发生改变,美女向他主动投怀送抱,他的动物性被激发了出来。于是,内心的人性和兽性展开了搏杀。最终,兽性战胜了人性,成为压垮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小说中有多次情色描写,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人物内心的撕裂,而非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不敌女色是许多堕落官员的通病,却也发生在了一个拥有正义感和良知的郑章身上。
郑章的悲剧不仅是体制使然,也是他自身人性弱点使然。在郑章这个人物身上,小说充分展现了人的复杂性。这是一个立体的人。
本书重在塑造人物,而非揭露。里面的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作为人物生存和活动的社会环境,只是作为背景展现,没有把笔墨过多地放在“暴露”上。这主要考虑到文学的含蓄和小说的终极目的——塑造人。
小说试图以展示一个个鲜活人物及其命运,引发读者思考:人生的船和社会的船应该驶向何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而当今却陷入迷惘之中。官方和文学界都在倡导现实主义写作,但作家面对的是并不完美的现实,却又不允许作家揭示其中的缺陷,这就使许多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陷入苦闷之中。
《悄然飘落》便遭遇了这样的命运,自费也不得出版。经过两年多的周折,最后不得不在境外出版。
在此感谢美国出版社AMERICAN ACADMIC PRESS对作者和本书的支持。
《悄然飘落》纸质书和电子书在AMAZON、GOOGLE以及AMERICAN ACADMIC PRESS官网等多家网站有售,搜索中文书名《悄然飘落》或者书号9781631819131即可搜到。)
《悄然飘落》作者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将此文转发到您的网友群、朋友圈,或者“文学城”、“留园网”等其他网络平台(有意支持,请加微信:mf67204,将向您致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