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如何突破计算难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6 10:2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的来说,有两大原因,导致孩子计算能力较弱:
  一、心智不成熟
  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尚且笼统、个体而不够完整,没有办法发现和归纳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征,形成整体的认识。
  譬如我们经常说的“嘴巴比脑子快”,解题缺乏思考,常常出现错看、漏看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认知不成熟也会导致宝贝在面对比较繁琐的混合计算时力不从心,进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兴趣、习惯没有养成
  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老师建议在掌握计算知识之后,我们需要长期地练习,才能加强计算熟练度并加深理解。但孩子自己难以意识到计算的重要性,大量练习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
  同时正处在好奇心旺盛阶段的孩子,常常会被外界事物吸引,边写作业边玩,无法专注。再加上书写不规范,完成后又不认真检查,这些都是没有兴趣和习惯的表现。
  对症下药
  一、练习方式多样化
  以计算练习为内核,采取丰富有趣的数学游戏、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避免枯燥的打卡和一味的练习题,让孩子摆脱乏味、无趣的感觉。
  开火车、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
  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
  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比赛、抢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在商场购物的时候计算价格,将计算融入生活;
  多种场景应用,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持之以恒地练习
  正确的指导可以帮助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进步,但持之以恒的练习才是维持计算能力稳步提高的法门。
  很多家长在感觉孩子计算能力有所改善,就选择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逐渐懈怠。但没过多久发现孩子计算又开始频频出现错误。
  所以计算练习一定要坚持!
  推荐每天进行30道计算练习,日积月累,我们的计算能力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三、良好的计算习惯
  “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是我们在完成计算时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好的习惯不是天生的,也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家长对孩子长期地指导和督促。
  四、计算方案归纳总结
  一年级的宝贝没有能力自己归纳总结计算方法,需要老师帮助引导孩子总结。
  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重点。
  如果可以把20以内的进退位计算练习得特别熟练,那么之后的计算也不会有太多的困扰。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很多,比如:凑十法、破十法、借十法、平十法等。
  还有最基础的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是重要的计算方法,横式虽然相对灵活,但竖式却更具普适性。
  只要掌握了竖式计算,遇到多大的数相加减都不用怕。例如168+259,口算起来不太容易,但变成竖式后,每个数位上都转化成了20以内的加减法,如下图:
  竖式计算
  但小朋友刚开始使用竖式计算,错误率反而增加,并且也不喜欢用竖式计算。主要这以下两个原因:
  一、孩子认为竖式形式复杂
  初学竖式时,竖式计算有一套固定的步骤,但孩子对于算法不够熟悉,掌握不熟练,使用起来较吃力。
  而且刚开始数通常较小,孩子几乎可以直接口算出答案,而竖式不论数的大小,都要认真完成所有步骤,比较繁琐,孩子认为复杂麻烦。
  这是因为孩子目前接触到的计算多为数值较小的题目,但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计算难度与计算量越来越大。这时竖式计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严谨科学的步骤让计算结果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以这时我们应该耐心地和孩子解释,学习新的知识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一开始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方法,规范计算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未来将要遇到的越来越复杂的计算题目。
  二、不理解竖式的算理
  在学习一开始孩子就被告知计算步骤和要求,例如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等等。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写,是否还有其它写法却无从得知。这就导致孩子只能把步骤死记硬背下来,而无法真正理解背后的算理。
  所以学习竖式也要循序渐进,明白每一步背后的含义,这样除了能提高准确率,也能让孩子进一步理解数位,增强数感,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我们真正希望孩子们学会的,不仅仅是一种计算方法,更要理解其背后真实的数学原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